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新闻网学校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点新闻
  • 01落实立德树人,“说课程思政”显身手
  • 02广东学联官微:多图预警!!一起来一场视听盛宴!
  • 03校企联动 再谱新篇
  • 04这些老师在青教赛中表现太优秀了!
  • 05光明日报:全国建设类高职院校和企业精英齐聚一堂 研讨智能建造技术专业建设
  • 06学习强国:清远市“百千万工程”乡村建筑工匠培训基地成立
  • 07南方+:“五大百亿杯”2023年广东省职教城(清远)大学生短视频·直播大赛圆满收官
  • 08南方+:“五大百亿杯”2023年广东省职教城(清远)大学生短视频·直播大赛圆满收官
  • 09探索数字化产业之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研学金蝶产业园
  • 10揭牌!腾讯云产业互联网学院成立
  • 学校要闻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网 > 学校要闻
    学院举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专家论证会时间:2017-10-18 来源: 作者: 字体:[ ]

     

          10月17日,学院在国华大楼第一会议室举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专家论证会。广东省职业教育学会以及来自广东全省的14位知名职教专家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进行论证,广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处处长陈亚林到会并讲话,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罗劲荣,学院院领导、中层干部及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论证会由专家组组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李小鲁教授主持。
    0Z6A4326_副本.jpg
    刘惠坚院长汇报学院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
    学院院长刘惠坚教授代表学院向专家组作了“发挥优势,创新突破——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探索”的汇报,汇报共为四个部分:
    第一、关于学院创办人的职业教育情怀。刘惠坚院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学院创办人杨国强先生的办学初衷和职教情怀,集中阐明了创办人“慈善教育源头扶贫,阻断代际贫困延伸;经济大潮黄埔军校,培养一线精英人才;产教融合校企共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德技兼备万元月薪,提升职教社会地位;职院改革成功案例,引领职教创新潮流”五大办学目标的核心内涵,相互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对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要求。
    第二、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践行路径。刘惠坚院长汇报了学院创办以来,认真贯彻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职教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积极践行杨国强先生职教理念,围绕实现办学目标,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一是确立了“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的办学的体制机制。将建校之初的“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校企共同办学理事会”改为 “碧桂园集团校企共同办学理事会”。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杨惠妍担任理事长,集团负责人力资源的副总裁以及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院长担任执行理事长,集团各分公司总经理任副理事长,建立起“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二是确立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层一线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院着力培养打造掌握基层一线管理干部职务和技术骨干岗位本领及技能的“万元月薪”毕业生。三是构建了校企全方位深度共育人才的新模式。进一步明确了校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自的职责。集团各公司在相关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任务承担、教学管理过程、培养指标考核、岗位竞聘就业等方面,全面深度参与并具有话语权。四是实施了“三段式”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第一阶段为第1、2、3学期(一年半时间),主要进行素质品行、专业知识、专业基本技能学习教育;第二阶段为第4学期(半年时间),主要进行专业岗位群分流,制定岗位班组课程包,进行专业岗位深化学习与强化训练;第三阶段为第5、6学期(一年时间)。主要进行专业岗位职务能力培养,边工作边学习边培养。五是针对人才培养改革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指导性文件,如《关于印发并组织学习杨国强主席有关职业教育、职院建设的“讲话、提案”的决定》,《关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修订各年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学生“专业岗位能力”企业实践教学培养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刘惠坚院长还介绍了2014级学生在企业进行岗位职务能力实践教学培养的情况和在企业岗位职务竞聘中实现高起点就业等情况,展示了学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初步成效。
    第三,关于品质塑造。刘惠坚院长结合教育和培养学生“会做人、能做事”的要求,介绍了学院注重在努力提升学生专业岗位能力的同时,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重视学生的品质塑造,并初步形成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体系,即包括名家主导的思政课改革、全员育人的导师制、健全人格的军体融合改革、规范行为的严格管理制度四位一体的大思政育人模式。
    第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成效。刘惠坚院长介绍了学院首届毕业生(2014级)的就业情况:学院2017年4个专业有首届毕业生共290人。已就业289人,未就业1人,就业率高达99.66%,就业对口率为93.5%,其中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岗179人,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61.90%。毕业生薪酬远高于省内高职院校平均水平,有11名同学通过企业竞聘,成功胜任万元月薪岗位。
    0Z6A4504_副本.jpg
    0Z6A4681_副本.jpg
    IMG_1594_副本.jpg
    0Z6A4542_副本.jpg
    专家们进行论证
    刘惠坚院长汇报结束后,与会专家分别就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和办学情况发表意见,并形成了专家组集体论证意见,由组长李小鲁代表专家组进行反馈。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及实践成效,认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理念先进、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设计合理、方案可行、措施得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胆突破、富有特色、初显成效。学院办学实践初步实现了改革与创新的目标,显著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以及聚焦岗位需求的“三段式”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改革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与亮点。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符合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符合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提高服务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论证。建议学院继续加强对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不断破解改革创新中遇到的新问题,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顶层设计,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实施方案,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创建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0Z6A4218_副本.jpg
    李小鲁会长提出七点建议
    李小鲁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论证会是学院的一件大事,也是广东省职业技术学会的一件大事,学院的“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对职业教育宗旨创造性发展,是很有价值的改革。他提出了七点建议:一是“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中的“育”应该有一种系统性的表述,其本身是一种体系,要解决好培养与培训、课程和专业、实践与教育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是把黄埔军校论与碧桂园精神相结合,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把综合素养的培育和精神的底蕴淬炼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亮点和根本点。三是阻断贫困的代际延续,这是职业教育功能的彰显,是职业教育重大的社会责任,学院要坚持和宣传,要坚持管理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面育人。四是坚持产权一致办学机制体制改革。这是根本保障问题,没有这一保障,没有制度性结构的固定,校企合作就很难进行,应该大张旗鼓的宣传,努力提倡,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和引领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五是对“万元月薪”要充分肯定。要将人才培养的过程性支撑展示出来,确定它的价值所在。六是学院办学模式很有价值。对全省、全国职业教育会有启迪,会有引领作用。七是学生第三年的实践教学要做实,必须能接受毕业生软实力和硬实力培养均衡点的考验。
    IMG_1546_副本.jpg
    陈亚林处长指出学院办学起点较高
    广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处陈亚林处长在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是对碧桂园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会诊,对所有高职院校具有好的借鉴作用,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中应该怎么做,学院提供了一个范本。陈亚林处长高度评价了学院办学,指出学院办学时间不长,规模不大,但是起点较高:一是有先进的与国家战略一致的职业教育发展思想和理念;二是有特色鲜明的贯穿于学院全方位发展的办学标准、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三是有灵活的致力学院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办学体制、机制;四是有强大的碧桂园集团的支持和集团产业的支撑。
    IMG_1597_副本.jpg
    罗劲荣总希望与各高职院校开展合作
    罗劲荣助理总裁代表学院创办人杨国强先生和杨惠妍女士,对各位专家来学院参加论证会表示欢迎,对专家们肯定学院办学模式改革和创新表示感谢。他介绍了杨国强先生的教育扶贫情怀,办学目的和初衷,介绍了碧桂园集团的发展前景和人才需求,表达了加强与各高职院校联系的意愿,希望在职业教育培训、行业标准的制定、人才培养等方面与高职院校多开展合作,希望对职业教育有更多的舆论引导、宣传和支持,呼吁大家对职业教育共同坚持,希望20年后中国将成为制造强国。
    0Z6A4223_副本.jpg
    会议现场
    论证会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